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

Publisher:王俊翔Time:2017-09-30View:58

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

一、仪器、设备负责人职责

1新仪器、设备应指定仪器、设备负责人与供货方协调安装调试工作,并组织师生参加供货方提供的操作和维护保养的培训工作,负责验收。

2、仪器、设备负责人应该在安装、调试、供货方提供的操作和维护保养的培训、验收等过程中进行细致的纪录。

3、仪器、设备负责人应该在验收后妥善保存该仪器、设备的附件、备件,并制作附件、备件的列表(其中包括名称、型号、数量等)。同时妥善保存随机携带的文件、软件,如供货合同(其中有保修和维修约定、维修联系方式等)、验收报告、操作说明书、维护保养说明书、仪器附带的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等。

4、仪器、设备负责人应该在验收后迅速熟悉仪器、设备,根据供货方提供的说明和自己的操作经验体会,编制出简便实用的《仪器、设备操作维护指南》,作为向实验室新成员培训和实验室其他人员操作该仪器的依据。该指南应该包括操作方法、维护注意事项、易出错误的操作提示、容易引起误差的操作提示、过去错误警示等内容,使培训后的新操作人员可依据该指南进行一般的简单操作。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和故障、维修教训的学习,仪器、设备负责人应该及时修订《仪器、设备操作维护指南》。

5、仪器、设备负责人应该负责仪器、设备的操作、操作指导、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,包括仪器、设备的使用、维修记录(包括使用人员、时间、状态的登记,故障、维修记录)的审核签字、新操作人员的培训、考核及资格认定、测试费登记收取等工作。

6、仪器、设备负责人变更时应进行正式的交接,交接内容包括仪器、设备档案、附件、备件、仪器记录等文件和物品。原负责人应对新负责人进行仪器管理和操作、维护保养的培训。

7、提倡钻研仪器设备的不同功能,结合文献阅读、分析测试原理学习、理论学习、随机附带文件(仪器说明书等),研究仪器功能的充分利用和扩展。新功能试验成功后应编制成书面材料,补充入该仪器设备的《仪器、设备操作维护指南》中。

8、提倡仪器、设备的使用经验交流,包括有效的操作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情况。仪器、设备负责人应对自己或他人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进行事后总结,形成故障过程和原因分析的书面材料,补充入该仪器设备的《仪器、设备操作维护指南》中。


二、仪器、设备操作(使用)人职责

1仪器、设备的操作(使用)人在必须经培训,得到仪器、设备负责人考核认可后才能获得仪器、设备的独立操作资格。未获得独立操作资格擅自操作仪器、设备而引起人身安全事故责任自负,引起仪器、设备损坏者应负责赔偿。

2、仪器、设备的操作(使用)人在使用前应经过预约或经仪器、设备负责人同意,使用前了解仪器状态,使用后填写使用纪录并关机。如果有其他人继续使用,可不关机,但要填写使用记录并向下一个使用人交代仪器、设备状态。如果使用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问题,应及时向仪器、设备负责人请教,再继续操作。如果不能预见后续操作的后果,则应停止操作,防止人员伤害或设备、仪器损坏。切不可仅凭猜测进行操作。

3、研究室的仪器、设备多为精密仪器、设备,一般

需用力操作,对于用力扳动的操作,要考虑是否操作方式不当。如果用力扳动的操作仍不能达到目的,应停止操作,及时向仪器、设备负责人请教。

4、加强理论学习和思考,注意可引起试验、测试误差的因素,避免获得错误的数据和结果,牢记“对一切的实验和测试,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要糟糕得多”。

5、提倡钻研仪器设备的不同功能,获得操作资格后,结合文献阅读、分析测试原理学习、理论学习、随机附带文件(仪器说明书等),研究仪器功能的充分利用和扩展。确定新的功能扩展和操作方式后应该与仪器、设备负责人交流得到同意后,再进行操作试验。试验成功后编制成书面材料,与仪器、设备负责人交流后补充入该仪器设备的《仪器、设备操作维护指南》中。

6、提倡仪器、设备的使用经验交流,包括有效的操作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情况。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进行事后总结,形成故障过程和原因分析的书面材料,与仪器、设备负责人交流后补充入该仪器设备的《仪器、设备操作维护指南》中。